游客发表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4.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3.7%,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8%;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9%,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4.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1.5%。
因此今年内全国钢材市场行情,依然会因为逆周期调节、成本提高与产量强势增长的三方博弈,而继续震荡,难以出现单边走势。所谓不全面限产,即限产不搞一刀切。
如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既有钢铁产能的环保水平,同时也会新增不少的先进钢铁产能。近些年来,环保限产不绝于耳近些年来,环保限产不绝于耳。由此可见,铁腕环保,环保升级,并不意味着钢铁企业会因此普遍限产,也不意味着钢铁产量会因此下降,甚至是因此减速,彼此之间并不能够划出等号,所以也并不意味着钢材市场供应压力真的会因此减轻,真的能够改善供求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37万吨,比上年增长1.2%;2017年产量83173万吨,增长5.7%;2018年产量92826万吨,增长6.6%;今年前8月产量66487万吨,增长9.1%。
以此来鼓励钢铁企业显着增加环保投入。预计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将会接近或突破10亿吨,跃上新台阶。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5%,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进行了解读。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2%,涨幅扩大1.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2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5.8%、2.2%和1.7%,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6%、0.7%和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9%。
2019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2019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9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4%,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2.49个百分点。
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46.9%,影响CPI上涨约2.0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69.3%,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禽肉类价格上涨14.7%,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上涨9.4%,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7.7%,影响CPI上涨约0.1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9%,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1.8%,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11.2%,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4.0%,服务价格上涨1.3%。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五涨一平一降。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9%。
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15.0%,影响CPI上涨约0.8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9.7%,影响CPI上涨约0.65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上涨7.7%,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禽肉类价格上涨5.9%,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7.6%,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2%。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3.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价格下降0.1%。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0.9%和0.8%,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4%。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9月份,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上涨2.6%,影响CPI上涨约0.80个百分点。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
7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改变。包括粮食产出来以后,在它的储存、加工、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质量问题。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粮食储备也相应得到充实。大家知道,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抓好生产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多用有机肥,加强农业的面源污染治理和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确保粮食能在良好的土壤和水源条件中生产出来,从源头上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粮食。以上我讲的三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继2001年、2009年之后,今年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性粮食库存大清查,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原则,重点检查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一共查了1.7万个库点、19万个货位,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主动分享中国的粮食市场资源,推动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我们要把好粮食检验关。
实施五优联动。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种粮农民共享加工转化增值收益。
粮食库存充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坚实的。取消相关农产品(5.460, 0.02,0.37%)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去年以来,中方把大豆作为贸易谈判的一个筹码,这么做是否会影响中国饲料原料的有效供给?包括大豆,尤其是预计明年生猪生产会大幅度恢复,如果双方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有没有把握有足够的大豆和其他饲料原料的供应?苏伟:刚才张局长也已经说了,中国的粮食供应是有保障的,说这话还是有底气的。总的来看,要实现产购储加销的协同贯通,做好五优联动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好。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粮农领域的国际合作,愿与各国分享农业和粮食方面的技术、经验和成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维护世贸规则,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刚才张局长说到中国大豆需要进口,美国多年来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大豆和其他农产品供应来源地。
建设四大载体。我国是人口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国31个省(区、市)也都制定了省级的应急预案,587个市(地)、2440个县也都建立了区域性应急预案。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今年夏粮已经获得了丰收,秋粮生产形势也非常好,今年的粮食产量依然有望超过1.3万亿斤。
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8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除了原粮储备,我们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0-15天消费需要的成品粮应急储备。
这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有专门的粮食应急预案,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都有很详细的规定。此外,中国还应有关国家的要求,无偿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粮食援助。对于进出仓库、进出工厂等环节的每一批粮食、每一个粮食经营主体,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检验制度,严防质量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以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为目标。
非常希望能够早一天看到饥饿和贫困从地球上被消灭掉。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20多年来,中国用生动有力的实践,兑现了向世人的承诺。经济日报记者:这次发布的白皮书与1996年粮食安全白皮书相比有一个新的提法,进入新时代,实现粮食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政府在推进和完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很明显成效,我们在实地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农民朋友都关心怎么样通过种粮来多挣钱,请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苏伟:种粮多挣钱,这实际上对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也很重要,要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收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抓好粮食收购,引导企业积极入市,防止出现卖粮难。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